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

提供服務機構: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服務目標

學生輔導服務是教育的一部分。為配合學生成長的需要、教育和課程的改革,新的學生輔導服務方向是要建立一個全方位的輔導體系。在這輔導體系中,強調學生輔導服務是整體教育的一部份,所以學校將輔導服務與學校其他系統 (例如管理與組織及教與學等) 結合,由學校社工協同全體教職員、家長及社會人士,為學生提供全面而廣泛的輔導服務,協助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讓他們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的發展,而且能夠一生不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變,以面對成長路上的各項挑戰。

服務原則

  1.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

    重視學生的價值與尊嚴,透過不同的學習和體驗經歷,讓他們充份發揮潛能。

  2. 照顧全體學生從兒童至青少年期的成長需要

    著重發展性的工作,按學生不同年齡的心理發展和成長需要而編排輔導活動,以照顧全體學生從兒童至青少年期,在個人、社交、學業和事業上的成長需要。

  3. 照顧學生的獨特性

    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特性,所以學校應積極採取預防性及發展性的策略,照顧學生在個人、社交、學業和事業上的個別需要,協助學生健康成長。

  4. 全校不同系統的結合

    加強校內不同系統的聯繫,在共同的教育目標下,一起推展學生輔導服務。

服務範疇

  1. 政策及組織
    1. 就學校本身的特色及需要去建構友愛及關顧的學校文化,目的是促進全體學生的成長。
    2. 加強校內輔導組功能,制訂學生輔導政策,策劃及統籌相關的輔導服務。
    3. 建立校內及校外的轉介機制,讓有需要的學生得到適切的服務。
    4. 設立學校自我評估機制,確保輔導服務有效地推行。
  2. 支援服務
    1. 為教師提供與輔導有關的專業培訓,加強教師認識學生的情緒和成長需要,並協助教師掌握與家長和學生溝通的技巧。
    2. 發揮團隊精神,加強全校教職員在推行學生輔導工作上的共識、互相支持及溝通。
    3. 設立諮詢機制,支援教師處理學生的問題。
    4. 促進家校合作和發展家長教育。
    5. 與社區的有關機構建立良好的溝通及夥伴關係,共同發展學生輔導服務。
  3. 個人成長教育
    1. 推行校本的個人成長教育,照顧全體學生的成長需要。
    2. 透過有規劃的學習範疇,讓學生在個人發展、群性發展、學業及事業四方面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啟發他們的潛能。
    3. 個人成長教育的形式可以是課堂學習、短期課程、小組、早會或跨課程活動等。
    4. 根據小學生不同年齡的成長需要,以漸進和累進方式設計輔導活動。
    5. 以互助和互動的模式進行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6. 著重學生積極學習與體驗,強調自我探索和反思。
    7. 將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事件連結起來,使學生能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4. 輔助服務
    1. 提供個別或小組輔導,協助有需要的學生。
    2. 識別、輔導及轉介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接受適切的專業服務。
    3. 在處理危機事件中,作出即時介入及跟進服務。

學校社工的角色與功能

  1. 管理者
    1. 協助學校制訂學生輔導服務的整體目標及政策,建構友愛關顧的學校文化,以促進全體學生健康成長。
    2. 協助管理校內輔導組的運作,計劃及統籌輔導服務。
    3. 統籌個人成長教育,領導及與各級教師共同籌劃、設計及剪裁校本的個人成長教育活動。
    4. 協助組織危機處理小組,制訂適當程序處理學校危機事件。
    5. 協助校長建立學校自我評估機制,識別學生需要,監察輔導服務以達到自我完善的目標。
  2. 教育者
    1. 推行個人成長教育或有關輔導活動,與校內同工協作,促進學生在個人、社群、學業和事業各方面的發展。
    2. 提倡多元化的學習策略及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 參與跨課程規劃,就學生的個人、社群、學業和事業的發展提供意見,並積極推動及建構關愛的校園文化。
  3. 支援者
    1. 協助教師識別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及提供輔導。
    2. 建立校內諮詢機制,支援教師處理學生的問題。
    3. 引進社區資源,支援校內的輔導活動。
    4. 舉辦家長教育活動,促進家校合作,提升家長在輔導子女上的效能。
    5. 加強教師在輔導方面的專業發展,推動教師協作文化。
  4. 輔導者
    1. 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個別及小組輔導服務。
    2. 確立校內及校外的轉介機制,讓有需要的學生,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獲得適切的服務。
    3. 協助學校處理危機事件。
    4. 建立校內辨識缺課學生的機制,為他們提供輔導服務。
Top